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37

路边寻了家茶馆坐下,一样一样清点自己的战利品。

每个吉袋拆开看,都是点小孩儿东西,薄得没比纸厚多少的小铜铃,没有手心大的胎发梳,穿成一朵梅花形状的五帝铜钱,写有“金榜题名、光宗耀祖”的孔庙祈福纸……

唐荼荼一样一样拆开,她竟真的手气不错,拆出来好几颗银豆子,拇指尖尖大小,珠子上还开了孔。

晏少昰真是啼笑皆非,银子不值钱,这几粒米豆加起来也没二钱重,她竟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,像抢着了头彩。

唐荼荼把那一堆零碎东西塞进绣袋里,挑了那几颗银珠子和铜钱,用滚水烫了烫,早有准备地摸出一根红绳穿起来,打了个结。

她提溜着这串红绳,在二殿下眼前晃了两晃。

晏少昰:“怎么?”

唐荼荼:“我听衙役说了,撒吉接到的东西不要用,能串的就串起来,这是接了新年新喜的,比什么护身符都管用——五帝铜钱又是你家先祖发行的,五个文韬武略的皇帝围一圈,一定有庇护后世子孙的用处。”

“大过年的,我也没准备好什么东西送你,二哥就留着这条链子吧。”

晏少昰一下子觉得这不值钱的银豆、铜板,水涨船高变成了无价宝,顺眼极了。

自十月底他离京,她信里说了许多句平安,见面,也离不开这句了。

“承你吉言。”

晏少昰接过来,把这五枚铜板拢在手心里,五枚铜钱被烫得温手,沉甸甸地硌着虎口。

沿着集市逛了一下午,还远远地听赵大人和县里名望之家的族老讲了话。

那些老学究讲了一下午的忠孝仁义礼智信,说这些人肚子里有东西吧,讲出来的却全是前人道理,说他们言之无物吧,能端壶茶讲一下午也不是容易事儿。

唐荼荼坐在县祠下听困了,去路边的更衣小憩房打了个盹。

这一排小屋子是有名望的长辈才能进来歇脚的地方,叁鹰一锭银元宝买了一个下午,五两银子就这么出去了。

这群大爷不把钱当钱,唐荼荼觉得不值当,一扭头却睡得倍儿香。

内外两进屋,只隔了一条棉帘,她靠在摇摇椅上,睡得毫不设防,隔着屋都能听着均匀的呼吸声。

晏少昰想说如此不好,她这毛病得改,怎能在外人面前酣睡?

转念一想,这丫头看着糊涂,心里明白,一定是因为他在这儿,才能睡得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